政讯通中心

欢迎来到法治政讯网!
当前所在:首页 > 法治人物 > 让毒物证据“说话” ——走近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大队民警谭俊鹏

让毒物证据“说话” ——走近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大队民警谭俊鹏

发布时间:2024-10-26 来源: 河北长安网 作者:佚名

  □ 田春雷

  34岁的谭俊鹏是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大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,理化检验专业鉴定人,主要从事毒物、毒品检验以及涉毒案件现场勘查工作。从警7年来,他受到个人嘉奖2次,2021年、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刑事技术员。

  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谭俊鹏,一次偶然机会参观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,被忠诚、勇敢、担当、奉献的价值观所吸引,之后下定决心,将专业特长与公安工作结合起来,报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研究生,毕业后从事了刑事技术毒检工作。

  当被问到什么是毒物检测时,谭俊鹏喜欢举例说明:“比如,发现一具尸体,全身无外伤痕迹,那么对于办案民警来说,首先需要排查是不是死于中毒,而我的工作就是对死者生物样本内可疑成分进行提取和毒物检测。”每当有这样的案件发生时,就是谭俊鹏这样的“验毒师”发挥作用的时刻。

  普通人以为,毒物检测不就是抽血化验的事吗?事实上,在提取环节,人体中毒后,毒物存在于体液、脏器甚至毛发当中,含量极其细微,加之还含有其他物质干扰,想要在其中提出高纯度的毒物,好比大海捞针。

  在毒物毒品分析的前沿阵地,谭俊鹏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检验样本,从变质食品中散发出令人避之不及的异味,到涉及重大案件、需细致入微探究的逝者体内组织,再到那些蕴含关键信息的呕吐物、唾液乃至粪便等生物检材,他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坚韧与专注。

  在一次侦办贩卖毒品案件过程中,当地警方查获大量疑似毒品物,涉及10余类近百份检材样品。据办案人员介绍,部分样品疑似掺杂了大量辅料,甚至个别样品疑似单纯为辅料成分,如果不能准确检验,会为后期的案件定性、诉讼造成极大困难。

  谭俊鹏小心翼翼地开始了实验、对比,分别对不同种类的疑似毒品逐一清点、编号、拍照、称重……终于,在次日第一缕阳光照来时,他完成了所有涉案样品的处理工作,顺利上机检验。

  尽管不是亲手将嫌疑人绳之以法,但他知道,他的工作是有意义的,他的付出为大家在无从下手之时厘清了前进的方向。

  从警以来,他参与受理检验案件1000余起,检验各类样品万余份,出具检验报告1000余份,做到了零失误和零差错,为案件的定性、破案及诉讼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科学证据……这些数据的背后,是谭俊鹏忙碌的身影。

  “每当面对这些高负荷的工作,我总在想,如何让科技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,为案件进行有效支撑?”入警不久后,谭俊鹏就意识到科研工作对于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。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相关研究,并结合自身经验,推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检验、鉴定工作法,主持完成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,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,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,其中2篇被SCI收录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。

  谭俊鹏除了值班和勤务之外,很多时候都待在实验室,甚至在勤务休息间隙,他还抱着电脑看文献……

  谭俊鹏在工作中发现,在处理基层民警交办的涉毒案件时,使用传统方法“验毒”提取率太低,一方面,毒物在检材中的含量较低,以基层的现有设备无法直接检验;另一方面,检材种类十分繁杂,含有大量杂质,会干扰检验工作。一次次失败和碰壁,他憋了一肚子气。

  初生牛犊不怕虎,年轻气盛的他犯了执拗。随后的一段时间,他把自己“钉”在资料室和实验室,查阅了海量资料,经历了无数次尝试,建立了磁分散固相萃取毒物方法,实现毒物与检材的分离和富集。此项成果,获得张家口市公安局举办的“垣警智创、向新发展”警务创新大赛一等奖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hebeipingan.org.cn/zfxf/63214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法治政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5、010-53382908,监督电话:15010596982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qg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06414697 通联QQ:1224368922